學校簡介

遼寧傳媒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的,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傳媒類本科大學,全國八大傳媒院校之一。學校位于遼寧省省會沈陽市,總占地面積8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8.9萬平方米,分南北兩個校區,全日制在校生萬人。

學校是遼寧省應用型大學建設試點高校,遼寧省文化產業校企聯盟理事長單位,榮獲黃炎培“優秀學校獎”;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多次被評為遼寧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學校以傳媒類專業為主,文學類、藝術類、管理類、工科類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以傳媒創意為核心,以傳媒藝術和傳媒技術為兩翼的特色辦學體系。學校下設10個二級學院,四大學科門類, 44個專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4大專業群,是一所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傳媒大學。

學校成立于1991年,已培養出數萬名藝術類專業學子,服務遼寧社會經濟發展。2014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升格為遼寧傳媒學院,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傳媒類本科大學。2016年,設置了五個教學系、四大教學部的教學格局。2017年,遼寧傳媒學院獲批,擁有招收留學生資格。2019年,遼寧傳媒學院組建10個二級學院,建立現代化大學管理體制,為建設成為高水平傳媒大學奠定堅實基礎。

建校30年來,學校堅持“為國家培養人才、為行業輸送精英”的辦學理念,按照“立足遼寧、面向全國、緊貼行業、服務社會”的辦學思路,以內涵發展為主,促進規模、結構、質量協調發展,以不斷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競爭力和服務于遼寧振興發展的貢獻力。按OBE理念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遵循成果導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科學設置課程體系,構建“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定制培養教育”三大課程平臺,順? 應文化產業發展,形成了定制培養、項目教學等鮮明的辦學優勢與特色,實現了專業與就業的無縫對接。2017年我校的項目教學包在教育部評估中心發布的《中國民辦本科教育質量報告》中作為典型特色案例被推廣。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宗旨,持續開展大學生德育答辯,對學生德育教育起到了顯著效果。學校先后與省內著名傳媒、廣電、出版、演藝等300余家行業龍頭企事業單位開展了校企合作,獲批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5個,學校與遼寧廣播電視集團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作為遼寧廣播電視臺全媒體人才培養基地,共同開展“5G視頻播控和網絡直播平臺”、“CITY SKY演藝中心”、“新媒體直播、短視頻、運營”等項目建設,共同推動遼寧“全媒體”事業發展。學校在省級以上各類教學立項以及專業競賽中,共獲得414項重要獎項,其中國際級獎勵6項,國家級219項。學校網絡與新媒體、動畫專業、廣播電視編導、數字媒體技術、文化產業管理榮獲省級一流本科示范專業;傳播學概論等13門課程榮獲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按照“引進、培養”并舉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引進高層次人才,打造出一支職稱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科研能力較強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截至2022年初,全?,F有教職工882人,教師總數607人,教師中具有正高、副高級職稱252人,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39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國家級社科基金、專業大賽評審專家3人,教育部專業評估專家2人,教育部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專家1人,遼寧省教學名師5人,國家、省部級藝術專業協會、研究會成員30余人,教師參演參賽作品獲得華表獎、蘭亭獎、金犢獎、全國美展等多項國家級殊榮。為拓寬學生視野,感受最前沿的行業動態,學校聘請了美國加州大學、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意大利巴勒莫美術學院,以及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100余位國內外傳媒與藝術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和客座教授,增強學校師資力量。

學校有全媒體互動式演播廳、錄播廳、非線性編輯工作室、雅馬哈數字調音工作室等120余間,配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端數字攝影機、全畫幅單反相機、蘋果高清非線編輯系統、達芬奇調色系統設備及系統,以充分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隨著北校區建設進程加速,學校辦學設施不斷升級,建有同時容納千余人的報告廳、六千余人的體育場館,功能齊全的圖書館、美術館、大學生活動中心等,未來將是一片氣勢宏偉的現代化大學城,先進的設施條件領先全省及東北地區。學校全力推進智慧化校園建設,統一智慧校園公共服務體系,建立高效互動的數據管理平臺,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全面智能綜合的信息服務。擁有百萬紙質藏書量、智慧教學資源、電子圖書文獻、中國知網數據庫、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可隨時隨地使用。

學校高度重視國際化發展,始終推進教育國際化步伐,國際交流工作已從“外事”逐步過渡到“引智”與“國際化”階段。截至日前,已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韓國等五大洲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所知名大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陸續引進了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等國外多所知名大學教授,為在校生進行線上及線下授課,加強國際間師生交流,受到學生、家長高度認可。學校開展了來華留學教育和在校生出國交流項目,目前有來自全球近50國家400余名在校留學生。此外,學校每年開展學生游學及攻讀學位活動。近期,學校大力引進外方優質資源, 融合中外教學特色,開設2+2國際本科及教育部國際證書認證項目,專門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這將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加速學校教育國際化進程。

面向國家及行業產業戰略需求,以傳承和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創新科研機制管理改革,跨學科組建科學研究所12個;成立科研創新團隊29個;成立系級競賽工作室40個。近三年,承擔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遼瓷藝術創新人才培養》,搶救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遼瓷工藝傳承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主持國家教科規劃課題《我國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建設研究》,開創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研究體系新局面。另外,獲得文化部科技創新重大項目1項,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2項;出版專著74部,其中《尼古拉?費欽的藝術》填補了國內研究俄羅斯著名畫家尼古拉?費欽的學術空白;教師公開發表核心期刊以上論文158篇,獲批國家級專利技術168項,軟件著作78項,指導學生獲得“互聯網+”遼寧省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國際大學生雪雕大賽一等獎等眾多國內外知名獎項。學生公開發表論文242篇,參加國家級以上專業比賽獲獎516人次。

樹立百年目標,盡展傳媒風采。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遼寧傳媒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面布局智能傳媒教育,充分發揮產教融合教學優勢,深化內涵發展,提升教育質量,提高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向著建設成為中國高水平傳媒類大學的目標邁進。